張奶奶今年80歲高齡了,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冠心病等慢性疾病,雖年事已高,日常生活基本不依靠兒女,能夠自己注射胰島素,甚至買菜、做飯!
最近,張奶奶的女兒突然發(fā)現(xiàn)張奶奶反應遲鈍、嗜睡,已無法記起如何注射胰島素。隨即家人將張奶奶送至附近醫(yī)院急診科就診,當時測量體溫38.4℃,血壓138/68mmHg,心率96次/分,急診查頭顱CT可見左側顳葉、左側側腦室后角旁梗塞灶可能,腦白質脫髓鞘,老年性腦萎縮。抽血檢測血漿葡萄糖16.0mmol/l,電解質:鉀4.42mmol/l,鈉116mmol/l,尿常規(guī):白細胞3+,隱血1+,蛋白2+,葡萄糖4+,白細胞168612.4/uL,血常規(guī)+C反應蛋白、腎功能、心肌酶正常,給予安痛定(復發(fā)氨林巴比妥)退熱、口服10%氯化鈉補鈉治療,反應遲鈍癥狀稍有改善。

隨即家屬與鄭大五附院內(nèi)分泌科趙明明醫(yī)師溝通后轉入醫(yī)院。入院時,張奶奶精神較差,記憶力、理解力、計算力、判斷力、定向力均顯著下降,測量生命體征:體溫 36℃,心率 73次/分,呼吸 23次/分,血壓144/88mmHg。入院急查電解質顯示血鈉明顯下降,僅為114.0mmol/l(正常135-145mmol/l),達到血鈉危急值水平,屬重度低鈉血癥。
入院后在科主任桑艷紅主任醫(yī)師的指導下,趙明明主治醫(yī)師為張奶奶進一步檢查了顱腦核磁、甲狀腺及腎上腺皮質功能、24h尿鈉水平測定等指標,排除了急性腦血管意外導致的意識障礙,考慮感染誘發(fā)重度低鈉血癥,進而引起的代謝性腦病造成了張奶奶一系列的臨床癥狀。隨后在桑艷紅主任指導下對張奶奶進行抗感染、補鈉、限制飲水、降糖等綜合治療,張奶奶的意識狀況,以及理解力、計算力、判斷力、定向力迅速恢復至發(fā)病前水平,血鈉在住院第4天升至130.3mmol/L。
經(jīng)過10天的悉心治療,張奶奶的血鈉水平恢復至正常,血糖、血壓均維持在理想范圍,那個精神矍鑠的張奶奶又回來了。張奶奶的家屬對于治療效果非常滿意,出院前贈送錦旗以表達感激之情!
低鈉血癥科普
01什么是低鈉血癥?
低鈉血癥,是臨床中最常見的一種人體水鹽失衡疾病,指的是血清中的鈉離子濃度低于正常水平,即血鈉濃度小于135mmol/L的一種病理狀態(tài)。低鈉血癥的患病率為1.72%,女性高于男性,并且隨年齡增長患病率增加。
02低鈉血癥的癥狀有哪些?
該病臨床表現(xiàn)的嚴重程度取決于血鈉水平和血鈉下降的速率,若不及時治療,可能引發(fā)低鈉血癥腦病、腦水腫等嚴重并發(fā)癥。

低鈉血癥臨床表現(xiàn)多樣,主要包括:
1.急性低鈉血癥:常見于急性嚴重腹瀉、嘔吐和大面積燒傷等情況。患者可能出現(xiàn)乏力、淡漠、頭暈、視蒙,以及體位性低血壓、心慌等癥狀。嚴重者可能出現(xiàn)血壓下降、皮膚彈性減弱、眼球下陷、休克、尿少,甚至發(fā)生急性腎損傷,出現(xiàn)譫妄、昏迷等神經(jīng)精神癥狀。
2.慢性低鈉血癥:多見于慢性腹瀉、失鹽性腎病、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情況。雖然失鈉已相當嚴重,但臨床癥狀往往不明顯,主要表現(xiàn)為慢性失水、體重減輕、虛弱、血壓偏低等癥狀。當血清鈉濃度低于115~120mmol/L時,可能出現(xiàn)頭痛、嗜睡,最終可能出現(xiàn)昏迷。
03為什么會發(fā)生低鈉血癥?
低鈉血癥的病因復雜多樣,主要包括:
1.年老體邁者:進食量減少,鈉攝入不足。
2.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:如大量嘔吐、腹瀉,使體內(nèi)鈉大量丟失。
3.藥物影響:長期應用利尿劑;使用抗腫瘤、抗精神病藥物也可能導致低鈉血癥。
4.內(nèi)分泌疾病:如甲狀腺功能減退、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等。
5.其他疾?。喝绯溲孕牧λソ?、肝硬化伴大量腹水、腎病綜合征等。

04低鈉血癥的治療方法
低鈉血癥的治療應根據(jù)病因、類型、發(fā)病的急緩及伴隨癥狀采取不同處理方法,強調(diào)個體化治療??偟闹委煷胧┌ㄈコ∫颉⒓m正低鈉血癥、對癥處理、治療并發(fā)癥。具體方法包括:
1.限水治療:對于低鈉血癥患者,限制飲水是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2.補充鈉鹽:在無癥狀或癥狀輕微時,可通過口服補鈉治療;癥狀嚴重時,需通過靜脈補鈉糾正。
3.藥物治療:使用精氨酸加壓素受體拮抗劑,如托伐普坦等藥物,有助于改善病情。

05低鈉血癥的預防措施
低鈉血癥暫時沒有直接的預防手段,但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降低其發(fā)生幾率:
1. 合理飲食:均衡攝入各種營養(yǎng)物質,不可長期保持低鈉或無鈉飲食。
2. 科學鍛煉身體:注意鍛煉的適度性,避免過度運動導致大量出汗和鈉離子丟失。
3.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:如胰腺炎、急性胃腸炎、急慢性腎衰竭等,這些疾病均可能誘發(fā)低鈉血癥。

低鈉血癥是一種常見且未被重視將引起嚴重后果的疾病,生活中若遇到類似病癥,應及時前往醫(yī)院診治,切莫貽誤治療時機!
(部分圖片素材來源網(wǎng)絡,侵權即刪)
來源:內(nèi)分泌科 趙明明
黨委宣傳統(tǒng)戰(zhàn)部編輯整理